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全景 >> 年度工作报告
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 2022 年度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01

        2022 年是党和国家大事、喜事、要事齐聚的一年,是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 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深 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在 省生态环境厅、省民政厅、省科协的指导下,依靠全体理事 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我会积极的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 了一些成绩,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2022 年,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在省生态 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党委的指导下,省环境科学学会党支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做 到“两个维护”,树立“四个意识”,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 学习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 作用,为各项工作奠定了牢固的政治思想基础,较好地完成 了支部各项党建工作。

        支部严格按照“10+1”台账建设要求,持续完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健全标准化台账,认真组织开展党员大会、 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党课学习等,对“三会一课” 全程纪实管理,及时上传“甘肃党建”,做到会前有反馈、 会议有记录、会后有报备。2022 年学会党支部共召开支部党 员大会 12 次,主题党日活动 12 次,组织生活会 1 次,专题 党课学习 4 次。按期完成 3 名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工作。

        我支部积极响应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及省生态环境科学 设计研究院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责 任感,迅速组织调度,火速支援,先后派遣 2 名党员干部全 力出击下沉驰援一线防疫工作,把抗疫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 范作用,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斗争精神,受到了社区的表 扬,并致以感谢信。

        二、换届工作

        我会于 2022 年 1 月 10 日召开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第八 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并于 2 月 9 日 完成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的更换、银行账户证照的备案等 相关手续。至此,换届工作已全部完成。

        三、机构年度检查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开 展全省性社会团体 2021 年度检查的函》(甘民函〔2022〕28 号)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按期完成了 2021 年度检查。

        四、2022 年学会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术交流

        1.甘肃省碳达峰碳中和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论坛
        由我会承办的“甘肃省碳达峰碳中和助推绿色高质量发 展论坛”于 2022 年 6 月 15 日在甘肃省酒泉市举办,采用“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双碳目标下环境科技的挑战与 产业机遇、气候投融资促进减污降碳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甘 肃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双碳行动、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省陆 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研究等不同维度,为我省提出具有针对 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为我省加快助推绿色高 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系统、政府机关代表、环 保类企业代表、酒泉市当地各界人士约 300 人通过线上线下 的方式,参加本届论坛。
        2.生态环境科技讲堂
        2022 年,我会联合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分别 于 6 月 15 日、8 月 19 日完成“甘肃省碳达峰碳中和助推绿 色高质量发展论坛”“黄河流域(甘肃段)绿色低碳发展学 术研讨会”两期讲堂,线上线下累计参会人数约 500 人。

          (二)科技奖励、成果评价
        1.完成 2022 年度甘肃省环境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共 计评选出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8 项;完成中国 环境科学学会 2022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工作, 并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完成甘肃省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工作。
        2.开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评价工作,2022 年共完成 18项成果评价,并出具成果评价报告 18 份。        

        (三)生态环境科普活动
        1.开展了“5.22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2022 年 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喜迎党的二十 大”暨科普进公园宣传活动。
        2.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减碳降碳 绿色生活”主题海 报、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主题海报、短视频投稿 40 余份。经过形式审查及评选,共选出优秀作品 11 个,其中 优秀短视频 5 个、优秀海报 6 个。优秀作品在学会网站及公 众号上进行了展播。
        3.全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加大优质生 态环境科普产品的制作投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 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及公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 2022 年设计制作动画短视频共计 45 个、科普宣传海报 7 幅。
        4.组织完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有奖问 答”“甘肃省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生 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丨参与线上有奖知识竞答,争做生物多样性保护达人!”四 期线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
        5.通过“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公众号”“甘肃省环境科 学学会订阅号”“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抖音号”等途径,围 绕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疫情防控等方面内容,开展 了相关科普工作,全年发布信息数量 500 余条,受众人数万五千余人。

        (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1.甘肃省绿色环保(含绿色矿山)产业链发展研究技术支撑
        根据要求,每季度组织全省绿色环保产业链发展调研督导工作,编制完成调研工作报告,并组织召开产业链链长全省工作推进会。现正在有序开展。
        2.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
        完成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申报、审核管理;编制完 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实施方 案》;组织开展 2022 年度开展面向公众的生态环境科普讲 堂 4 期、青少年生态环境科普创意征集活动 1 次、全省范围 内开展生态环境科普系列宣传活动 5 场、走进生态环境实验 室直播活动 2 期,制作主题明确、亮点突出、便于传播的宣 传册、动漫、短视频等科普产品 3 个;组织完成“献礼二十 大—生态环境科普网络答题”、与科技厅签订“甘肃省科技 计划自筹项目协议”等临时性工作。
        3.2022 年推进建立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
        配合法规处起草《甘肃省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实 施方案》,并联合省发改委、工信厅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 并根据《方案》制定我省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平台建设方 案,完成甘肃省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填报模板及指南, 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填报技术支持工作,指导各市州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填报,并根据填报情况及时反馈修改系统。完成“甘肃省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4.甘肃省生态环境专家委员会 2022 年度工作
        配合人事处完成甘肃省生态环境专家委员会 2022 年度 工作,在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专家库系统对 731 名专家信息进行核实、录入;协助相关处室完成专家咨 询工作,并配合厅办公室、人事处与相关专家联系,开展政 务信息约稿相关工作;配合人事处组织召开甘肃省生态环境 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组织专家完成 2 次专题调研和专题 讨论,协助处室及专家向全省收集资料,形成调研报告 2 份, 上报人事处。
        5.2022 年全国低碳日宣传
        2022 年 6 月 5 日和 15 日,我会配合省厅气候处开展了 应对气候变化及绿色低碳相关宣传活动,拍摄了 2022 年全 省低碳主题宣传片、制作了“气候变化与绿色生活”主题宣 传手册、开展了“减碳降碳 绿色生活”主题征集活动,并 制作了科普短视频 13 条。
        6.2022 年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宣传
        配合气候处召开全省地州市从事碳排放工作的生态环 境管理人员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线下+线上)、重点排放 单位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线上培训),约 700 人次参加培 训。此次培训班的举办,细化了 2022 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对提高自身生态环境工作业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履职尽责的本领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7.编制兰州新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生态环境部等 18 部委(局、社)《关于印发<“十>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固体 〔2021〕114 号)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四五” 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2〕 164 号)要求,为合理设置兰州新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 体系,科学指导兰州新区后续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 作。秘书处组织专家力量完成《兰州新区“无废城市”建设 实施方案》,并配合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组织专家开展论证, 于 2022 年 7 月 22 日由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实施。

        (五)举荐优秀人才申报“甘肃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学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举荐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张宇萌同志获青年科技工作者立项资助。拓展了我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渠道,培育扶持了我省环保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为我省生态环境领域人才培养贡献了学会力量。

        五、专业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我会在 2022 年 6 月 29 日组织召开的第八届理事会一次 会议中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生态 环境监测 4 个专业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为充分发挥专委 会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专项活动,秘书处对《专业委员会 组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根据《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应于每年 12 月 15 日前将本年度工作总 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报至秘书处,经汇总整理,2022 年度 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大气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以大气环境质量与健康的持 续改善目标为引领,强化问题导向,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构建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精准防控体系,积极推进大 气污染防治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大气环境管理的深度融合工 作。

        水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1)组建甘肃省化工废水污 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 持;(2)积极拓展和强化水处理技术的社会应用;(3)持 续开展人居、流域等水环境调查、规划和立法工作,为我省 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4)主办第三届“黄河水环境 高端论坛”;(5)对标专业认证,紧密联系行业,持续培 养优秀专业人才等多项工作。

        核与辐射安全专业委员会:(1)开展 4·15 国家安全 日教育及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2)推进建设生态环境部 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辐射环境监测 联合实验室建设;(3)组织宣传学习《甘肃省辐射事故应 急预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核安全局)辐射事故 应急实施程序》,支撑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生态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1)聚焦细颗粒物和臭氧 污染协同治理,强化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全年出具日报、专题报告、研判分析等各类报告 500 余份,全面开展国网、省 网 943 个基础点、243 个风险点、74 个背景点土壤监测,完 成 51 个地下水国考点位平、丰、枯期监测;(2)组织 14 个市(州)中心每日对外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全 省五大区域未来 7—10 天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报预测,同时 每月进行未来 15 天等级预报;(3)依托分析测试实验室、 空气自动站、水质自动站、综合立体走航车等,多角度、多 层级介绍环境监测技术手段,以宣传手册、动画视频、投影 触屏、情景体验等方式,引导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做好 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4)组织全省监测系统参 加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能力验证、实验室方法验证、国家重 大专项监测工作实验室能力考核,按进度完成监测机构监督 检查、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持证上岗考核等专项工作。

        城乡给排水专业委员会:(1)承办 2022 年 8 月 20 日 第四届西北水环境青年学者论坛会;2022 年 9 月 28 日第三 届黄河水环境论坛;2022 年 10 月 21 日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 年会市政工程分委员会等;(2)联合烟台大学获得“黄河 流域新型环境污染物控制及智能决策协同创新中心”;(3) 以新工科为发展路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校企协同育人机 制,行业深度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置、毕业 生质量评价等教学活动的完整制度体系;(4)立项省级一 流本科课程 1 门,立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4 门,立项校级混 合式教学课程 4 门,立项校级示范性混合式教学课程 1 门等多项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1)规范环评报告编制,把好源头防控关口,引导全省环评机构杜绝环评文件弄虚作 假和粗制滥造等行为,全力筑牢守好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 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贡献力量;(2) 依托主任委员单位,加强环评文件技术评估,整治环评市场 乱象,规范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环评工程师从业行为,为维 护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秩序和服务环评审批打好根基,制定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审查要素清单》;(3)加大环评 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主任委员单位于 6 月、9 月分别承办了 三期全省环评管理人员、环评技术人员培训和排污许可人员 培训,培训 1000 余人次;(4)维护运用好专家抽取平台, 加强专家管理,编制《甘肃省省、市级评估机构建设项目环 评专家管理情况报告》报送部评估中心。

        清洁生产专业委员会:(1)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 省、市各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质 量;(2)发挥委员会专家技术支撑作用,配合省厅起草《甘 肃省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工作指引》《重点企业清洁 生产审核进度统计表》《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档 案材料清单》等相关技术及管理文件,促进清洁生产管理工 作;(3)利用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 技术及 Synology(群晖)产品技术,搭建清洁生产资料网络 共享平台,为委员会成员单位提供清洁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工作交流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4)邀 请《甘肃省生态环境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指导并开展清洁 生产审核创新研究,开展省级重点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减污降 碳协同治理清洁生产审核试点项目等多项工作。

        移动源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1)参与编制标准和技 术报告,组织升级改造工作的升级联网测试评估。配合多家 单位编写了《机动车排放污染专项维修治理站(M 站)技术 条件》团体标准,配合完成了 2021 年《甘肃省机动车污染防 治运行分析年报》的编写工作;(2)联合多家单位成功举 办了《〈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宣贯会议》,并于 9 月 份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相关企业升级改造完成情况进行了 技术评估,提出了整改和监管要求;(3)积极配合甘肃省 生态环境厅关于《甘肃省机动车环境监管能力提升项目》的 验收要求,对各市州黑烟车建设点位情况以及甘肃省黑烟车 综合管理平台进行了验收及评估;(4)积极参与甘肃省机 动车检测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全年举办培训班 5 期, 有 500 余人取得从业资格证;(5)参与了全省新建站、延续 站和扩(改)项站的技术评估;(6)积极开展行业学术交 流活动。

        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1)开展了 2022 年甘肃省居 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项目:截至 2022 年底,完成了 白银市白银区、平凉市崆峒区、天水市武山县和庆阳市环县 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审核,共计 778 份,完成质控问卷审核 51份;(2)开展了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儿童铅污染的环境暴露 来源解析研究项目将利用铅稳定同位素指纹技术,开展重金 属重点污染防控区儿童铅暴露来源解析研究,分析主要途径 和污染来源,并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为儿童铅暴露的健康 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为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全面防控和污 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支撑;(3)开展了复合因素混合效应 肿瘤一级预防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目前已完成部分人群恶 性肿瘤危险因素复合暴露基线信息收集等多项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科普宣传和学术交流作为我会的主要工作任务,却基本无资金收入,仅依靠会费收入难以支持科普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支出。为保证科普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任务更好地完成,我会需要更有力的资金支持。

        近几年来,我会的主要收入来源发生变化,大多收入以项目服务为主,会费收缴率还是偏低,难以为会员开展更多更好的服务。


 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
2023 年 4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