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7日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碳市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兰顺利举办。为响应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培训采用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生态环境局分管气候工作领导、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管理人员、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累计参训人数约450人次。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出席了开班仪式,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负责人常沁春同志表示:2022年我省不仅要全面开展重点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与核查、深化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检查、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配额核定、清缴和交易等工作;还要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的开发储备和核证交易、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设全省企业碳排放管理和监督体系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强调做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和生态文明建设阵地的主力军,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的理解和准确把握;熟悉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要求与碳核查日常环境管理要点;进一步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才是真正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我省长期开展碳排放、碳市场相关工作研究的行业专家,就2022年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解读、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要求、碳核查日常环境管理要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及碳市场交易相关知识等方面全面深入的对碳市场发展局面进行了剖析,并对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详细的指导。参加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举办及时,细化了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对提高自身生态环境工作业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履职尽责的本领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此次培训还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照省市两级防疫要求落实了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防疫政策。坚持依法依规、合理应对、科学防范、有序有效的原则,不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会务组在做好验码测温的同时统一组织安排参训代表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参会人员安全返程。